2020年4月28日,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线上研讨会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致开幕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系主任唐晓阳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就疫情期间在华外国人对民心相通的影响问题以及“疫情期间非洲人在广州遭遇”等热点事件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与会嘉宾线上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在华外国人于疫情期间的遭遇,追根究底是治理问题,并不涉及所谓的“歧视”或“排外”。中华民族素来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文化传统;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对歧视性言行零容忍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和立场。之所以疫情期间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观来讲有我国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的原因,客观来说也是由于国别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疫情特殊时期,对于在华外国人这一群体,缺少针对性的心理建设和信息沟通,媒体在引导在华外国人正确认知中国抗疫政策以增信释疑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都是疫情期间舆论杂音的成因。
对此,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要有同理心,将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基层治理要预防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应急预案,平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与会专家还认为可以通过在华的非洲舆论领袖来影响其他在华非洲人,提高科技因素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等。
二是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沟通。有学者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加强跨文化人文交流和民间接触,这其中培养相关的外语人才很重要;在对外交往时要秉持互利互惠的信念进行合作,根据心理学上的“互惠原理”,互惠关系更长久,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方国家的疑虑;进行及时的精准化的接触,比如说疫情期间,可以针对在华外国人宣传我国的抗疫政策,使其明白无论是14天的强制隔离,还是严格的检测措施,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并未特意针对任何人,中国人民同样也正为抗疫成功做着巨大的忍耐和牺牲,引导他们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争取相互理解和支持。
三是提升我国的媒体运用能力。有学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尤其在疫情特殊时期,媒体要及时回应群众的关切,融合传统舆论场与新媒体舆论场,连通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给群众传递更多真实的声音,提升自身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国民教育,提升群众理性使用媒体的能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舆论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内政外交的走向。若要更好地凝聚共识,除了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外,也要培训群众去辨别网络中的个人行为和政府行为,引导群众去识别谣言,对网络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并约束规范自己在网络媒体中的行为。
除此之外,与会专家还分区域和国别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也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许多精彩见闻与案例。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做总结发言,就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后续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还将继续组织相关线上研讨会,以期为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学术力量。
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还有,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继森、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贵国、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前秘书长王成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晓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中心主任舒展、中国社科院中国非洲研究院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宝荣、北京给予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副秘书长汪宇辰等。
转自清华会讲
https://mp.weixin.qq.com/s/kKu4sASVvgYSOMBcBa-T4Q